上週全家人去宜蘭小住,賞鳥兼旅遊,
老公的目標鳥種是這1隻稀有的過境鳥↓
它的名字叫做“冠鸊鷉”
非常特別,頭上的冠羽張開時,如同2個髮髻般,很“古椎”吧?
老公也如願拍到它的身影,此趟算是不虛此行。
老公在魚塭旁拍鳥時,我和小菡妹妹就在路邊認野花野草,
在雜草叢生的路旁發現了鼠麴草
開著黃色小花,葉子披著白色的絨毛的..才是鼠麴草本尊,
另外,發現更多的是以下這個鼠麴草的近親↓
↑它叫做鼠麴舅
台灣民間用來做草仔粿的,鼠麴草和鼠麴舅都有人用,
鼠麴草的味道比較清香,
但是感覺繁殖力不如鼠麴舅,
鼠麴舅...甚至在台北市的公園和路邊...隨便找就有一大堆,
而鼠麴草...在台北可不容易找了,也許往郊區走才可能看到。
以前我用過小艾草做過艾草包(客家人稱為艾粄),一直以為艾草是客家人才用的,
結果農夫先生告訴我,大艾、小艾、鼠麴草、鼠麴舅都可以做,因為這些都算菊科的植物,
差別就在香氣的不同而已
苗栗新竹地區也有很多客家人用鼠麴草或鼠麴舅做草仔粿,
因為家人喜歡吃艾粄,最近二姑還在抱怨外面買的都不香,
我本想做用鼠麴草草仔粿的...
但是數量太少....只好退而求其次...做饅頭了
鼠麴草饅頭
做法:
1.鼠麴草1小把洗淨,取嫩葉川燙後泡一下冷水,瀝乾。
放入vita-mix,加入清水100克,並加入二砂糖30克打成汁,
2.將鼠麴草汁加入速溶酵母2克,和200克的水手牌粉心粉揉成團↓
三光狀態
鬆弛5分鐘後,桿開成長方形,
再捲成長條狀...切塊,排入蒸籠發酵
待發酵約30-40分鐘後,燒些滾水....倒入電鍋內約1/3滿,
放上蒸籠,蒸約10-12分鐘(中小型饅頭所需的時間)。
這次做的饅頭很迷你,蒸了兩籠...一下子就被孩子們秒殺了,
蒸的時候有清新的草香味飄出來....但是吃起來味道很淡,
可能我的鼠麴草放的太少了...
不過孩子們太喜歡了,可能淡淡的綠色很怡人,味道又自然柔和吧~
*我若用電鍋蒸饅頭會以熱水起蒸....不然一大鍋水在電鍋裡不知道要民國幾年才會滾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