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市裡....墊著薄木片...枕著冰塊的涼圓也曾經擄獲過我的心,
一般常見的傳統口味是紅豆沙和綠豆沙
沁涼滑Q的外皮配上綿香的豆沙...特別是綠豆沙口味
是小時候逛夜市時不吃不可的美味
現在台北市很少見了....我曾在景美夜市買過一次
後來發現做法是這麼簡單!!你也心動了嗎?那就趕快動手吧
涼圓(涼沙丸)
作法:
一、前一晚先準備一深盤...加水冷凍成為冰枕
二、將調製好的各種口味豆沙餡分別搓圓...
每個約6g(不建議太大顆.....否則會太甜膩)
三、烤盤紙先裁出約2.5~3cm見方的小紙片40張
四、製作粉漿(見下方)
五、將豆沙餡一一沾裹粉糊,墊以烤焙紙片,排入蒸籠內,
中火蒸3-5分鐘...直到粉糊呈現透明質感即熟
六、待涼後...將涼圓放在冰枕上冰鎮食用
*冷藏最多10-15分鐘...這類澱粉冷藏過久會變硬
所以攤販販賣時都是墊冰枕
◎準備各種口味豆沙餡...
傳統口味是紅豆沙和綠豆沙 ,也可買市售其他口味 的豆沙
因為用量不多....我不想買那麼多種口味
不然拆封後...那麼多包...最後用不完還要想辦法消耗或過期扔掉....
所以我以白豆沙為基底,分別自行調味
*抹茶餡....以適量抹茶粉調少許熱開水 後加入豆沙拌勻
*拿鐵豆沙...以適量拿鐵咖啡醬加入豆沙拌勻
*地瓜餡....以微波過的地瓜泥(水分較少)加白豆沙拌勻
*桑葚餡....以自製桑葚果醬加入白豆沙拌勻
*梅子餡....以適量梅子粉加入白豆沙拌勻....以前做過...這次沒做
◎粉漿材料:
樹薯粉20g
日本太白粉30g
水200g
粉漿作法:
1.將2種粉混合過篩,加入水攪勻
2.預留大約一半~1/3量的粉漿起來,剩下的粉漿上爐火隔水加熱糊化...要邊加熱邊攪拌,糊化的速度很快...一變糊必須馬上離火並不斷快速攪拌
3.接著將預留的稀粉漿慢慢加入加熱過的粉糊裡,不斷攪拌均勻,直到粉糊的稠度如下方照片般...流性很小且滴落的痕跡不會下沉...這樣的稠度才容易均勻沾附在餡料表面
*稀粉漿未必要加完....這部份是用來調整濃稠度用的...如果前面步驟..糊化的部份不小心煮過頭...變成一陀一陀的硬團塊...即使加完所有稀粉漿也無法改善,此時可再調少許粉漿拌進去
*若是全部拌好後還於是稀稀水水的...可以再稍加熱使粉漿變稠一些
*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全部粉漿都加熱糊化...如果糊化的程度捏得夠好就不必加稀漿調整了
*此配方量可做40-50個...我是減半只做20個
*樹薯粉可增加Q度,可用澄粉或地瓜粉替代...但樹薯粉口感較佳
要更Q的口感可提高樹薯粉...如2種粉比例為1比1
*日本太白粉是馬鈴薯澱粉,一定要用馬鈴薯粉喔,用馬鈴薯粉口感才會細緻化口,不建議用一般太白粉...
我用的是日正牌的日本太白粉...松青超市有賣...景美的全家材料行也有
至於樹薯粉....泰國店或是材料行也可購得...我是在全家材料行買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