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↑重做的第2批成品...多加了些油脂和糖,也多加些桂花醬,(所以隱約有些花瓣透出)這批成型比較美,味道也較足


↑↓第1批的減糖低脂成品,蒸好的綠豆沙沒有覆蓋,因為忙著去做午餐,風乾了一個多小時才壓模

豆沙太乾致容易鬆散,NG! 於是隔兩天重做一次

這是颱風天用的蒸熟的綠豆仁做成的,不是買現成的豆沙

用現成市售的豆沙固然方便,但是甜度無法控制,且不知道有無啥添加物

然而自己做簡直是自找麻煩....單單篩豆沙就花了快一個小時

雖然二姑說很好吃,不過...這種事偶一為之就好

以後大概沒那個閒工夫了

做點心不嫌累,電腦裡雖有十幾道菜...上網打字卻很累*_*

所以中秋節來不及上菜

今天剛做完第7次化療

做法後補...我先休息去了

 

*補食譜

綠豆沙糕

材料:

脫皮綠豆仁100%

糖粉或綿白糖80~110%(我用二砂糖)

鹽0.5%

麥芽糖10%

食用油8~12%(喜麻油味者...可用2%麻油+10%食用油)

*桂花醬5%...若用了桂花醬,則鹽可省略(桂花醬隨個人喜好添加)

*內餡:豆沙或棗泥15%.....我偷懶沒包餡

作法:

1.綠豆仁洗淨瀝乾,蒸30分鐘,悶15分鐘

2.加入糖與鹽拌勻,分次倒在篩網上用湯匙趁熱壓碎並過篩

3.加入油與桂花醬小心拌合

4.將作法3的材料填入糕模中稍壓實,脫模在盤中,入蒸籠小火蒸5分鐘定型並殺菌

*老公說減糖低脂的配方吃起來少了風味,所以我貼的是第2次的配方

*速簡的方法是買材料行的現成綠豆沙餡取代蒸熟的綠豆仁

再加其他材料拌合即可...當然糖就不必再加了

用攪拌機將綠豆沙打鬆,口感會更好

*成品密封冷藏過後更好吃

*綿白糖在迪化街燈燦材料行或一些雜糧行可買到

※延伸閱讀:五月五  優選綠豆糕大解密!

http://mag.udn.com/mag/happylife/storypage.jsp?f_ART_ID=129099

【聯合報/記者周小仙/報導】

端午節,除了粽子、龍舟、雄黃酒,「綠豆糕」也是進入夏至必吃的節令糕點。習俗上,吃綠豆糕是為了驅瘟解毒、去痧消暑,隨著時代演進,民俗療效的色彩褪去,一嘗入口鬆軟即化的美味,成了大家吃綠豆糕的最佳理由!

這種嬌滴滴、一捏就碎、入口即化的中式糕點,是從前大戶人家小姐,才吃得到的點心。

在台灣常見的綠豆糕,有用綠豆粉、白綿糖,製成無油清爽,豆香純粹的淺色綠豆糕

也有加麻油、花生油,填入棗泥或豆沙餡的綠豆糕,口感層次變化多,口味比較重。

從製作手法來看,綠豆糕可分為生豆仁、熟豆仁兩種作法。目前常見的淺米黃色綠豆糕,也有人稱之為綠豆黃,是用生豆仁壓模後蒸到熟透,油分含量低,甚至毫無油份。色澤白、厚度薄,很容易碎成粉狀。看起來油潤的生計綠豆糕,則是生豆仁蒸熟後,再刷上大量麻油,因此吃起來特別香,比起不含油的綠豆黃耐碰撞,在不放冷藏情況下,保存時間也比較長。

鹿港玉珍齋的褐色綠豆糕,則屬於熟綠豆仁製作法,師傅必須先將綠豆去殼炒熟,磨成細粉後拌入花生油、白糖,再壓模完成。因為油糖量足,加上豆仁事先炒熟,因此常溫保存即可,入口即化,粉質細膩。

製作豆沙類糕點時,過的篩越細,做出來的綠豆糕質感越精緻,是掌控綠豆糕口感好壞的關鍵。嫩黃的綠豆糕,正是綠豆糕中細膩度最高的。因油脂含量低(甚至不含油脂),會增加塑形難度,加上綠豆仁豆沙細膩,就算壓模成塊,仍非常容易散掉,難怪達人趙敏夙說,這是過去大戶人家小姐的點心,嬌貴得經不起一丁點碰撞。

達人評比標準: 

豆沙細膩度:評斷綠豆沙過篩後的細膩感,顆粒愈細緻愈優。

豆沙色澤:好的綠豆沙色澤是淺鵝黃偏白,會因選豆、蒸製溫度與時間而影響顏色。

豆沙香氣:綠豆糕在口中化開後,會散發自然豆香,就算包有內餡,也不能壓過綠豆沙的馨香。

口感緊緻度:「入口即化」是綠豆糕講究的口感,豆沙壓模力道要拿捏好,不能過度密實或鬆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妃娟 的頭像
    妃娟

    妃娟與大、小拉拉的網路日誌

    妃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