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培養酒種...用的是甜酒釀,以前做過好吃的甜酒釀,
但我今年沒做,因為冰箱還有一罐...是網友影子送給我的。
甜酒釀 / 2005/02/19 於澤媽家族
材料:
圓糯米1斤,酒麴4g(輾碎成粉末狀)
做法:
1.糯米泡水1個晚上,瀝乾。
2.蒸籠舖上蒸籠布,放入糯米攤平,大火蒸約30分鐘至熟。
3.將蒸籠連米飯置於水龍頭下以冷水稍沖涼,
降溫至約36度C後,瀝乾水分,將米飯盛入乾淨的容器中,
灑入酒麴拌勻後,輕撫平,勿壓緊。
4.以乾淨無油的桿麵杖在容器中旋出一個洞。
5.蓋上鍋蓋,置於溫暖處發酵,
待出酒後並釋出甜味,即可冷藏。
實做心得:
1. 理想溫度30C以上,但不能超過37度C,否則會產生麴燒,使成品變酸。
冬天溫度太低,不易發酵出酒,
聽說有人抱進房間放在暖氣出風口,
常見的方式是將容器以棉被包裹,
我是冬天做的,因天冷,
所以放進電鍋中利用保溫功能來營造溫暖的環境,
但是底部一定要架高,也不要讓容器接觸到發燙的電鍋身,
可加少許的水於外鍋中,
水乾了再補些許冷水,
但小心不要讓容器底部泡到水,否則水溫也會過高。
我是將米飯放入小鍋來發酵,正好鍋蓋密合度不是很好,
發酵時最好不要封死,
時時注意一下溫度,觸摸鍋身,覺得燙就要量一下米溫,
超過35度時就拿到外面降溫一下。
夏天....室溫發酵就可以了
反正就如同作麵包一樣,發酵溫度多注意控制一下,
發多久,視溫度而定。
2.沖水降溫,用自來水即可,不需用開水,
和天然酵母培養一樣的道理,都需要一些生菌來作用。
3.中間挖洞,不將米壓實,都是方便出酒的做法。
4.蘇州酒藥是Alaskan大哥和好友史媽在大陸購得,送給我的,
非常香甜, 聽說台灣雜貨店的酒麴風味沒那麼好。
南門市場雜貨店可以買的到福州的酒麴
5.酒麴用量可酌量增加,
和作麵包一樣,我個人不喜求快, 覺得基本量已足夠,
只需時間慢慢讓酵母發揮作用即可,
6.關於酒釀,楊桃網友“影子”有很精采的討論,
我用的酒麴正是影子寄給我的。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此參考:
http://www.ytower.com.tw/mailbox/detail.php?TitleID=10797
※“中國米食”一書中做法,
是6斤圓糯配3錢酒麴,
感謝Lori和vivia告訴我以下換算資料,
一兩=37.5g
一錢=3.75g
這樣看來,中國米食的配方,酒麴份量卻又少得可憐,
3600克的米只用不到12g的酒麴,應該是指天暖的條件吧?
難怪有人說照配方做了,不出酒。
冬天,發酵本來就比較慢。